招警面试热点:对“熊孩子”的溺爱会是未来的祸害
【热点背景】
在一架从中国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上,一个中国熊孩子不断骚扰邻座日本籍华裔小哥。小哥建议熊父母管管孩子,而父母不仅不管还辱骂小哥,之后演变为肢体冲突。飞机落地后,等待熊孩子一家三口的是早已等候的FBI海关执法人员,一次本应美好的旅行却变成了终身不得踏入美国。
长沙市民柏女士在洪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孩子哺乳时,一名6岁左右的小男孩进到室内对其拍照。柏女士发现后立即阻止并抢过手机想删除照片,小男孩家属赶到后认为柏女士家属吓到了小男孩,是在小题大做。“都说要我算了,不要较真,难道性教育不需要大力普及吗,不能总把小孩子小当做借口吧?”柏女士觉得很莫名其妙。也引发了新一轮对熊孩子这个群体的热议,引发了对家长教育的思考。
【综合分析】
在我国很多地区形容一个孩子调皮、不懂事的,其中有很多的亲昵和宠爱,但是,现在“熊孩子”这个词一出现,话语中亲昵变少,指责、怨忿和无奈更多,很多人对于熊孩子的态度通常是都是“咬牙切齿”,在公共场所尤其如此,以至于很多人调侃“慈母手中线,勒死熊孩子。”
在祖辈、父辈生活的年代,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是一直被供奉的教育理念,犯错误、打一顿就可以解决。而对现代父母来说,“打孩子”早已是最不被认同的教育方法了,因为我们更加相信科学的教育方法,可是究竟怎样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,很多家长并没有清晰的认识。却一味的以“孩子小”、“要尊重孩子的天性”等等理由去拒绝管教,孩子乱涂乱画认为这是一种爱画画,有艺术天分的体现,孩子尖叫打人认为这是一种个性活泼的表现,却不知自己的孩子早已被贴上了“没教养”的标签。而没教养指向的就是家长和家庭教育。
父母应该教孩子如何做人,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责任。棍棒教育当然要回避,但是父母也必须清楚何为科学的教育,眼下的一次溺爱,看似没有多大影响,但是可能会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,孩子犯错,如果家长及时纠正引导,就打扰到我们吗,显然不会,而相反怕的就是家长不以为意,并且纵容孩子这样做,因此家长必须及时制止,教会孩子去做一个有教养的人。
父母要言传声教,用行动去教育孩子。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孩子,从小到大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,所以父母的一点瑕疵在孩子身上定会被放大很多倍。因此当有人提出让你去管管孩子时,先不要愤怒,不妨静下来反思自身,这样的问题是否来源于自己。好的父母总是会在公共场合排队安静等候,尊重别人隐私和权益,用小小的举动体现教养,孩子从父母身上看到了正确的做法,才会从小树立正确要求自己。
熊孩子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常有发生,造成悲剧的有,造成遗憾的也有,都提醒我们要去重视这个问题。无论环境如何,请即将成为父母和已经成为父母的家长去正视自己的教育观,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