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
课程资讯图书
当前位置:京途教育 > 2017下半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

2017下半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

A+ A- 2017-11-04 19:06  |  京途教育网  |  点击:6269

 2017下半年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已于2017年11月4日考完,山香教育已整理出答案,详情如下:

  一、单选题
  
  1. A.夸美纽斯
  
  2. C。永恒性3.D.人口控制功能4.D.《爱弥儿》5.B。社会环境
  
  6.C.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7.D。差异性的身心发展规律8.A。社会提出的品德要求与学生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9.C.间接性、引导性和简捷性10.A.高中以分科为主。
  
  11.B.课程标准
  
  12.A 关键期
  
  13.A 知觉整体性
  
  14.C 建立自我同一性
  
  15.A 对教学重点在语音上予以强调
  
  16.B 精加工策略
  
  17.A 下位学习
  
  18.B 理智感
  
  19.D 强迫行为
  
  20.D 行为习惯
  
  21.C 期待效应
  
  二、辨析题
  
  22.、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。德育过程由知、情、意、行四个要素构成的。知是基础,情是动力,意是精神力量,行是形成标志;对学生进行德育时,要考虑到各种因素,所以德育具有多端性,即对学生进行德育,可以视情况而定,从任何一个因素开始。
  
  23.这种说法是正确的。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既是教学过程的规律,也是教学要遵循的原则之一。也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起来,知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,思想品德的提高为知识的掌握提供的动力,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,防止出现两种倾向。
  
  24. (1)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。
  
  (2)短时记忆是存储时间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,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,它的特点是时间短、容量有限;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,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,长时记忆的特点是容量无限、信息保持时间长久;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的主要条件是复述而不是想象,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,只有经过复述信息才可以长久保持,从而进入长时记忆。
  
  25.(1)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。
  
  (2)斯金纳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,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:强化、惩罚等。
  
  强化是采用适当的强化物而使有机体反应频率、强度和速度增加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有正强化和负强化。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,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、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。
  
  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,呈现一个厌恶刺激,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。
  
  所以,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不同的,负强化是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,惩罚是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。
  
  1
  
  三.简答
  
  26.社会实践活动、社区服务、信息技术教育、劳动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。
  
  27.(1)了解和研究学生;(2).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
  
  (3)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;(4)学习指导、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、生活管理;
  
  (5)组织课外、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;(6)建立学生档案;(7)操行评定;
  
  (8)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;(9)个别教育工作;(10)班会活动的组织;(11)偶发事件的处理。
  
  28.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知识观、学习观、学生观。
  
  (1)知识观。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,知识是动态的,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,而是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;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法则,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。
  
  (2)学习观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、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。
  
  (3)学生观。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“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”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经验结构,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信息、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,依靠其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,从原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经验。
  
  29.态度和品德形成过程,大致经历三个阶段:
  
  (1)社会规范的依从。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,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。
  
  (2)社会规范的认同。学习者在思想、情感、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,试图与之保持一致。
  
  (3)内化。学习者讲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、信念融为一体,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。
  
  四、材料分析题30.参考答案:
  
  材料中教育局的做法是不正确的,教育局的改革措施违背了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。
  
  首先,是违背了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)》中提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。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,均衡配置教师、设备、图书、校舍等资源。而材料中这个教育局决定对效益高的学校实行倾斜政策,不利于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;
  
  其次,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、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,具有强制性、免费性和普及性,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。主要品行培养,激发学习兴趣,培育健康体魄,养成良好习惯。义务教育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,而材料中教育局仅仅以“学生成绩、升学率”成绩作为指标,违背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念 ;最后,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,违背了义务教育不能设立重点学校,非重点学校的理念,此分级违背了法律规定。
  
  总之,材料中的教育局的改革措施,违背了此规划纲要,因此是不正确的。作为一名教师,应在教学工作中贯彻义务教育发展理念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,促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。
  
  31.答案:
  
  1.贾德的概括化学习理论,也称为经验类化(泛化)说。
  
  2.基本观点: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,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。
  
  3.关键: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,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,这种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的运用于后面的学习中,对原理了解、概括得越好,迁移效果也就越好。4.4.启示:学习迁移的概括理论,首先肯定了学习,只要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;其次,用经典实验总结了概括化,让学生掌握一般知识、原理、公式是产生迁移的关键这一观点,最后,指出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,以及学习者学习心向(定势)两个因素对迁移影响作用。这些看法都是可取的。但是,它把迁移仅看成了概括化的结果——学生掌握现存的原理、公式,而不是概括的过程——学生运用思维,自己去把握理论知识点的观点,却是片面的,因为,这是一种只新旧课题里共同要素,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,将学习者置于被动学习地位的迁移理论。
  
  因此,在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对核心的基本的概念进行抽象和概括,同时在进行概括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。认识到概括化的经验,只为影响迁移成功的条件之一。如果只抽取两种情境中的基本原则,而忽略二者的差异,也无法正确的解决新问题。


分享到:

笔试
课程名称 科目 授课老师 课时 价格 京途价 购买
京途商城公众号

微信关注,及时接收上课通知,优惠活动

关注
京途网校微信服务号京途商城微信关注,及时接收上课通知,优惠活动
右侧广告1

热门文章

右侧广告2